- 河北滦州:樱桃花绽放果农忙
1月11日,滦州市茨榆坨镇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在大棚内给樱桃树浇水。 寒冬时节,河北省滦州市茨榆坨镇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樱桃花开始绽放,果农忙着给樱桃花授粉。近年来,滦州市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大棚樱桃、蔬菜等,助农增收。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1月11日,滦州市茨榆坨镇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在大棚内给樱桃花授粉。 1月11日,滦州市茨榆坨镇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在大棚内管护樱桃树。
01/12 - 景德镇:“双年展”展出陶瓷之美
一位观众在观看展览介绍(1月10日摄)。 近日,“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江西景德镇进行预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6件入围作品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当代陶艺的最新成果。 据介绍,双年展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国际陶艺学会共同主办,倡导陶瓷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观念在新时代的全新表达。展览将于2月28日正式开幕,持续到3月18日。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这是展出的作品《汉风·列传系列》(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一位观众在拍摄展品(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观众在观看展览(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一位观众在观看展览(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这是展出的作品《汉风·列传系列》(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这是展出的陶瓷作品《锦灰堆》(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01/12 - 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灯光秀上演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拍摄的中国国家馆日灯光秀。 当日是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中国馆上演灯光秀,通过中国馆外墙上1312块LED发光体与150架无人机的矩阵表演相配合,实现大范围的动态视觉效果,为游客献上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拍摄的中国国家馆日灯光秀。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拍摄的中国国家馆日灯光秀。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拍摄的中国国家馆日灯光秀。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拍摄的中国国家馆日灯光秀。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01/12 - 迪拜世博会举行中国国家馆日活动
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游客排队进入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当日,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行。 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拍摄的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现场。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拍摄的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现场。 这是1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拍摄的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现场。 1月10日,游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内拍照。 1月10日,游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内参观。 1月10日,游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内体验“智慧社区”。 1月10日,游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内参观。
01/12 - 宁夏银川:在华留学生享雪趣迎冬奥
1月10日,宁夏医科大学的留学生在稻渔空间参加雪地跑比赛(无人机照片)。 当日,宁夏医科大学的27名留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体验冰上爬犁、冰上滑车、雪地跑和雪圈等项目,感受中国浓厚的冰雪氛围,共同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1月10日,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伊淑在稻渔空间体验冰上自行车。 1月10日,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阿塔(左)在稻渔空间体验雪圈。
01/12 - 腊八到 粥飘香
1月10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一幼儿园的小朋友用食材和纸板制作“腊八粥”。 当日是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人们有在这一天喝腊八粥的习俗。 新华社发(陈三虎摄) 1月10日,安徽省巢湖市白玉兰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粥到暖人心,乐享腊八节”爱心赠粥活动,将熬制好的腊八粥免费送给社区居民。 1月10日,在山东省滕州市街头,志愿者为交警送上腊八粥。 1月10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联合当地粥店,为环卫工人送上免费的腊八粥。 1月10日,安徽省全椒县一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制作五谷粘贴画,辨识腊八粥食材。 1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惠风学校的学生在腊八节主题活动上介绍腊八粥食材。 1月10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志愿者为环卫工人送上腊八粥。 1月10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大梁庄乡李家庄社区志愿者给环卫工人送腊八粥。 1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志愿者为工人们分发腊八粥。 1月10日,志愿者在湖南省资兴市秀流公园赠粥点为市民赠送腊八粥。
01/11 - 复兴号开进大凉山
一列参与调试的复兴号动车行驶在新成昆铁路德昌县段(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1月10日11时10分,D843次复兴号动车组沿新成昆铁路从西昌西站驶往昆明,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行的首趟复兴号动车组。 目前,新成昆铁路昆明至攀枝花段、攀枝花至西昌段已陆续开通,剩余的冕宁至峨眉段正加紧施工,全线通车后将向北衔接成兰铁路等,串起丝绸之路经我国西北、成渝、云南直达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高铁新格局,驱动我国西南基础薄弱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01/11 - “华北水塔”兴水记
太原市汾河及周边景色(2021年8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这是2021年10月1日拍摄的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市民在太原市汾河畔的公园内踢足球(无人机照片,2019年7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这是黄河山西偏关段(2021年1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柴婷摄 候鸟在太原市汾河湿地公园觅食(2020年12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白天鹅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嬉戏(2019年12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这是太原市汾河两岸景色(2019年7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这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2021年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飞航摄
01/11 - 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
这是1月9日拍摄的广东梅州大埔县青溪镇红色遗址棣萼楼(无人机照片)。 1月9日,“红动古道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化利用展示活动在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举行。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的具体走向,探索、展示了南粤古驿道沿线红色遗产资源创新活化方式,以期反哺苏区老区乡村振兴发展。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在位于闽粤交界处的广东梅州大埔县伯公凹,参观者在百岁古树下听讲解员介绍红色交通线历史(1月9日摄)。 这是1月9日在广东梅州大埔县拍摄的汀江上的文艺表演。 在广东梅州大埔县青溪镇的红色遗址棣萼楼,当地学生参与沉浸式研学活动,演绎地下交通员的故事(1月9日摄)。
01/11 - 深圳:百年老站加入高铁“朋友圈”
1月10日,由深圳开往南昌西的G2724次列车缓缓驶出深圳站。 当日早上8时8分,由深圳开往南昌西的G2724次列车缓缓驶出深圳站,这是深圳站开出的第一趟高铁列车,标志着这座位于深圳罗湖的百年老站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2022年1月10日零时起,广铁集团实施2022年第一季度列车运行图,深圳站将增开跨赣深高铁线列车17对,旅客可在深圳站乘坐复兴号、和谐号去往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等方向的城市。 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月10日,在深圳站,乘坐G2724次列车的旅客正在候车。 1月10日,在深圳站,乘坐G2724次列车的旅客在进站前拍照留念。 1月10日,由深圳开往南昌西的G2724次列车在深圳站等待发车。 1月10日,由深圳开往南昌西的G2724次列车在深圳站等待发车。 1月10日,由深圳开往南昌西的G2724次列车在深圳站等待发车。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