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零时,我市正式开启今冬集中供热。全市供热系统已提前完成试运行、管网改造等准备工作,以“未诉先办、接件即办”新机制和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全力保障市民温暖过冬。
记者在欧尚广场小区17号楼居民姜先生家中看到,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2℃。“今天是正式供热第一天,我对这个温度很满意。早晨我想洗一下过滤网,不会操作,就打了客服电话,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不但帮我清洗了过滤网,还教会了我怎么操作。”姜先生说。
据悉,全市现有21家供热企业,供热面积达7134万平方米,用户72万户。其中,市区供热企业18家,供热面积4688万平方米,用户47万户;各县(市)供热企业3家,实现一县一热源,供热面积2446万平方米,用户25万户。全市供热企业到场储煤及合同在途已达99%以上。
为确保供热质量,今年初,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和各供热企业对上个供热季暴露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对收集整理的28717个问题进行精准分析,梳理出达标要求舒适温度类、设施维修类、房屋原因类等7类问题,编制《问题清单》;以问题为导向,分析成因,提出改进措施,编制下发《整改责任清单》。
市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并到供热企业和施工现场调研督导,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协调、调度,研究解决。各级政府、各供热企业共投入1.7亿元,对热电厂、锅炉房、换热站、供热管网及楼道立管进行维修改造,累计完成老旧管网及楼道立管改造230公里,超出计划40%。
在优化服务方面,市供热管理部门建立“未诉先办、接件即办”机制,实现热用户诉求快接、快转、快办,在主要媒体公布全市供热管理部门和供热企业服务电话68部;建立供热网格微信群,主动征求居民对供热的意见,及时处理问题,主动发布抢修信息。供热企业印发供热服务卡5000张、宣传海报1000张,同步开启社交平台咨询及报修业务。
今冬供热季,我市将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做好设备运行、能源储备、服务监管等工作。依托供热数据平台,强化监管手段,持续跟踪供热企业运行情况,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和天气变化情况,指导督促供热企业调整供热参数,确保热用户室温达标。
记者/王子宁 编辑/赵晴 编审/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