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07/23
- 我市构建全域化脑卒中急救网络
日前,“健康中国中风识别行动”丹东试点区启动会在我市举行。此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推进“健康丹东”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市脑卒中防控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脑卒中防控战略布局。会议聚焦脑卒中防控这一主题,发布“丹东市卒中急救地图”,明确标注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市中医院(人民院区)、东港市中心医院、东港市中医院、东港市第二医院、凤城市中心医院、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等9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服务范围覆盖丹东市区及东港、凤城、宽甸等区域,构建全域化脑卒中急救网络,搭建起患者、120急救系统与定点医院之间的高效对接桥梁,实现急救资源的精准调配,有效缩短脑卒中患者从发病到接受专业救治的“时间窗”,为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供关键支撑。启动会上,丹东市卒中专科联盟同步成立。该联盟以整合全市医疗资源为核心目标,将通过优化脑卒中诊疗服务流程、推行“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普及推广适宜救治技术等举措,全面提升我市脑卒中诊疗的同质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记者:刘沙
11/05 - 抗馆讲解员郎晓彤:让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近日,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郎晓彤的现场讲解视频火爆“出圈”,她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吸引了众多网友点赞。郎晓彤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红色讲解员团队的一员,作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对外窗口和骨干力量,红色讲解员团队用声音架起了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桥梁,让红色故事在当下焕发新生。抗美援朝纪念馆红色讲解员团队现有讲解员26人。自2020年9月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开放至今,这个团队线下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1000余万人次,宣讲48000余场次。他们发挥专业优势,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讲解员团队以“做新时代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播者”为创建目标,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夯实业务能力。为提高讲解员团队综合素质,抗美援朝纪念馆常年组织党课学习。以“三型五能”标准,对讲解员的形体、服务礼仪和发音等方面进行系统规范培训。组织讲解员查阅抗美援朝相关书籍上百本,整理资料20余万字,研究了解展陈文物上千件,编写抗美援朝故事42万多字。此外,抗美援朝纪念馆还开设“红色故事小小宣讲员”培训班,累计培训“小小讲解员”100余名。讲解员团队充分发挥抗美援朝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精心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创建精品理论宣讲品牌。每年针对重要节庆日和“抗美援朝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馆与学校、部队、社区及机关事业单位携手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清明节策划“祭奠志愿军先烈、传承抗美援朝精神”“追忆革命先烈遗志、传承高尚革命精神”等主题教育励志活动;“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举行入队、入团等活动;“七一”党的生日,为社会各界提供活动场地,开展情景互动式党课;“八一”建军节,讲解员团队为部队官兵讲述抗美援朝的经典战例及战斗英雄故事。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7.27”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0.25”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馆都会以多种形式开展红色宣讲活动,纪念和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讲解员团队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因人、因时、因场景不同采取灵活的宣讲方式,做到因人施讲、深入浅出,让理论宣讲“声”入人心。创新宣讲形式,策划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纪念革命先辈”仪式教学,精心打造情景互动式党课;联合学校开展红色“开学第一课”,通过现场实景教学模式、专题展览、开学寄语和红色党课,带领学生“零距离”接触抗美援朝历史,倾听抗美援朝英雄故事。讲解员团队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及720度VR全景画面,开展线上“云讲解”,发布红色故事短视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录制的视频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讲解员团队积极贯彻落实理论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的要求,开展巡展、巡讲、巡演“三巡六进”系列活动。开展专题特色展览,把《战火中的旗帜》等一批特色专题展览送到广大党员群众中间;举办“讲述抗美援朝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主题报告会、特色党课、专题展览,为党政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200多个单位开展志愿宣讲160余场;组织开展励志巡展进校园系列活动、小小少年爱国防教育活动,观展学生约45000人次,发放宣传册、笔记本、抗美援朝书籍共计4万多册。此外,讲解员团队还深入鸭绿江断桥、河口断桥、志愿军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百名抗美援朝英模专题展》等巡展,现场宣讲100余场次,受众超12万人次。记者:李军翰
11/05 - 我市开展安全检查护航冬季游
为切实保障冬季旅游市场秩序与游客安全,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项检查组深入天桥沟滑雪场,就景区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等市场监管领域重点工作,开展实地督导检查及帮扶指导。检查组重点对滑雪场客运索道及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等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排查,要求使用单位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限期完成问题隐患整改,确保冬季滑雪季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游客营造安心放心的游玩环境。检查组与景区企业开展座谈,详细了解滑雪场内餐饮服务、食品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情况,重点核查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加工制作流程、餐具清洗消毒及食品贮存条件等关键节点。检查组要求景区食品经营单位必须严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严把原料准入和加工制作关口,坚决杜绝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全力守护游客“舌尖上的安全”。此次专项检查是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通过强化安全监管与精准服务,有效排查消除冬季旅游市场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振消费信心,为我市繁荣冬季旅游市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市场保障。记者:王俊
11/05 - 县前一社区:救助独居残障老人
近日,广济街道县前一社区网格员上班途中,行至单位路段时被拥堵车流拦下。透过车窗,她发现人群中央有位男士趴在地上,起来每挪几步就摔倒。“这背影好眼熟!”网格员猜测是辖区居民,立即停车来到现场,把老人扶到路边。近距离确认后,网格员认出老人是辖区27号楼的多重一级残障居民,其双目失明、听力受损,且未婚未育、独自居住。她凑近老人耳边反复询问,得知老人“腿突然没劲儿,站不起来”。面对老人的疑问,她轻声安抚并表示会找警察帮忙。安顿好老人并托付他人照看后,网格员小跑至广济派出所说明情况。民警抵达后,她结合日常入户信息,清晰告知老人住址、身体及家庭情况。最终,老人被安全送回家中,身体无大碍。记者:张津硕
11/05 - 人间烟火 夜色丹东
记者:馨忆大宇
11/05 - 我是鸭绿江媳妇鱼!
记者:李佳
11/05 - 校园匹克球超级对抗赛开赛
近日,由振安区教育局与元宝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优迪诺杯”校园匹克球超级对抗赛在五纬小学拉开序幕。两区10所小学的参赛队员同台竞技、共展风采。本次赛事中,振安区参赛队伍均从前期中小学校园匹克球总决赛中脱颖而出,元宝区也组建精锐队伍参赛,保证本次“校超”赛事的竞技水平与观赏性。赛场上,队员们精准发球、灵活跑位、默契配合,每一次精彩扑救与得分都引发现场欢呼,充分展现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推动形成“以赛促交、以球连心”的良好氛围。本次赛事决出前四名队伍,分别是:九连城镇中心小学、经山小学、金汤小学、金山镇中心小学。
11/05 - 东港:金秋丰收季 良种盈满仓
金秋十月,稻菽飘香。十月下旬,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的杂交水稻稻种繁育田正式开镰收割。田间地头,数台大型收割机隆隆作响,在金色的稻浪中往复穿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卷入收割机,经过脱粒、筛选后,金黄的稻种源源不断地被装入运输车,田间一派繁忙有序的丰收景象。驾驶收割机的农民与农技人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与机械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响彻农场上空。东港示范繁殖农场作为重要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长期以来承担着杂交水稻的科研、示范与推广任务。此次丰收的杂交水稻稻种,不仅关乎农场自身的经济效益,更为明年周边地区乃至更广大区域的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良种保障。农场的丰收,标志着东港市在推进种业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记者:刘海东
11/05 - 东港:暖心服务助力秋收
金秋时节,东港市广袤的稻田里机声隆隆,各类农业机械正开足马力,驰骋在丰收的第一线。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东港市提前部署,积极协调农机作业服务,在投入600余台本地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还引进外省收割机100余台。近日,在前阳镇水稻田里,50余台从黑龙江、吉林远道而来的收割机加紧作业,助力水稻抢收。前阳镇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分组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机手们送上方便面、面包、牛奶等慰问品,并发放“爱心提示卡”,上面清晰标注应急联系方式等实用信息,让农机手们在作业过程中“遇事有方向、求助有门路”。此外,前阳镇还与公安交管部门协商开辟绿色通道,划定农机临时停车点,并指派专人维护秩序,解决收割机停放难题,保障周边道路通行安全。“当前是水稻抢收关键期,我们既要保障抢收效率,更要抓好关怀服务,让农机手们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前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想得太周到了,有了停车点,就不用再四处找地方了。‘爱心提示卡’更把我们需要的信息都列全了,可以安心地抢收粮食了。”农机手们纷纷为前阳镇政府的暖心举措点赞。在保障秋收进度的同时,东港市将“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贯穿始终,积极推广机收减损技术,累计开展技术指导500余人次,检修农机具1500余台套,全面提升农机手的规范操作意识和节粮减损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收获环节的粮食损失。记者:张瑞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