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北镇市富屯街道龙岗子村的田野间,一处低调的墓群静静沉睡,其出土的珍贵文物与宏大规制,揭示着辽代皇族的隐秘过往——这便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岗龙墓群。作为辽代显陵陪葬墓的核心区域,它是研究辽代贵族丧葬制度与文化的重要实证。
龙岗子辽墓位于北宁市富屯乡龙岗子村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于1920年及1975年发现。迄今为止,共发现四座墓葬。1987年对其中的1-2号墓进行了清理发掘,两座墓均为砖筑券顶八角形,由墓道、墓门、甬道、耳室和主室几部分组成。墓内出土墓志铭三盒、金手镯一件。由墓志载而知墓主人分别为魏国王耶律宗政、郑王耶律宗允和秦晋国妃。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和咸雍元年(1065年),为辽代晚期墓葬,属辽乾陵之陪葬墓。该墓群对考证辽代显、乾两陵的位置及范围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如今,北镇市已对墓群划定保护范围,实施日常巡查与环境整治,这座藏身乡村的皇族墓群,不仅是北镇辽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坐标,更以其丰富的遗存,让人们得以跨越千年,触摸辽代皇族的生活图景与文明脉络。
记者:孙红 韩东


中文
朝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