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举行
     9月17日,以“数联古今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本次活动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9个国际组织约800名嘉宾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论坛举办期间,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意大利、肯尼亚等国的近百个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进行了展示。  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9月17日,与会嘉宾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式上观看VR宣传片。(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9月17日,与会嘉宾在论坛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上了解AI智慧应县木塔数字化保护项目。(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9月17日,工作人员在论坛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上操作展示应用于应县木塔数字化保护项目的联想晨星六足机器狗。(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9月17日,与会嘉宾在论坛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上体验敦煌研究院《寻境敦煌》项目。(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9月17日,与会嘉宾在论坛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上了解思看科技高精度激光三维扫描技术。(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9月17日,与会嘉宾在论坛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上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宅兹中国数字化展》。(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9月17日,与会嘉宾在论坛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上体验大运河VR项目《流淌的文明》。(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09/18
  • 电影《731》全球首映 揭露日军细菌战暴行
    9月17日,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为题材的电影《731》在哈尔滨市举行全球首映式。二战期间,这支日本细菌战部队以哈尔滨为大本营实施了严重的反人类暴行。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拍摄的《731》全球首映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主创人员出席《731》全球首映仪式。(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731》全球首映仪式现场,演员们分享个人感悟。(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731》全球首映仪式现场,观众准备入场。(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9月17日,观众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观看电影《731》。(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9月17日,观众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观看电影《731》。(张大巍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受害者家属在观看电影《731》。(张大巍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电影《731》导演赵林山在观影后与观众交流。(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在观影后与观众交流。(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主创人员在《731》全球首映仪后与观众合影。(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9月17日,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主创人员在《731》全球首映仪后与观众合影。(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9月17日,观众在哈尔滨市哈东万达影城《731》全球首映仪式现场拍照。(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09/18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将于9月19日开幕。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人们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人们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观看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09/17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9月16日9时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王海霞摄  李昀锡摄 王海霞摄 李昀锡摄李昀锡摄 王海霞摄
    09/17
  • 秋染陈巴尔虎草原
    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草原披上秋的霓裳,莫尔格勒河如蓝色哈达在金黄草甸间迤逦蜿蜒,景色壮美。  9月14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拍摄的彩虹下的莫尔格勒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  9月14日拍摄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牧民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上放牧。(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拍摄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拍摄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草原拍摄的马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  9月14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草原拍摄的蒙古包。(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
    09/16
  • 青海发现秦代石刻 定名“尕日塘秦刻石”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尕日塘秦刻石”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刻石与扎陵湖关联形成文化景观,整体保存基本完好,文字多数清晰可辨,因刻石中年月日俱全,不见于文献记载,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李贺摄)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文物考古工作者于2023年7月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畔对尕日塘秦刻石进行现场考察时拍摄的该刻石遗迹照片。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09/16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
     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9月14日拍摄的北京首钢园2025年服贸会展馆外景。(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拍摄的北京首钢园2025年服贸会展馆外景。(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人们在服贸会标识前与机器狗互动。(新华社记者丁赫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文旅服务展区内参观。(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人们在2025年服贸会主题展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9月14日,小朋友在服贸会的主题展上与人形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摄)  9月14日,参观者从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区走出。(新华社记者丁赫摄)  9月14日,人们在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上参观、体验。(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媒体记者在2025年服贸会新闻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在服贸会官方文创产品零售店,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介绍一款钥匙链。(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摄)  9月14日,小朋友在服贸会主题展区中国银行展台前观看邮轮模型。(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  9月14日,参观者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体验一款科技乒乓球智能系统。(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4日,观众在环境服务展区中国海洋石油展台前观看模型。(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  9月14日,观众在文旅服务展区门头沟区展台前选购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  9月14日,在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展台,两名小朋友在体验京西皮影戏。(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4日,一名外国记者(左二)在服贸会新闻中心体验“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上体验熊猫造型的拍拍灯。(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澳大利亚展台选购咖啡。(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一名外国记者在服贸会新闻中心内体验人工智能全息舱。(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美团展台观看配送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一名外国记者在服贸会新闻中心的传统文化展示区拍摄饰品。(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人们在北京首钢园2025年服贸会展馆间行走。(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9月14日,人们在北京首钢园区三高炉前的泡泡玛特主题雕塑前驻足拍摄。(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9月14日,观众展示收集到的印章。(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
    09/15
  • 周末出游享金秋
     金秋时节,人们利用周末出游赏景,乐享自然。  9月13日,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游人在漓江上乘坐竹筏赏景。(喻湘泉摄)  9月13日,游客在广西北海市银滩景区游览观光。(廖祖平摄)  9月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游客在教练的陪同下体验低空滑翔飞行(无人机照片/武纪全摄)  9月13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9月14日,游客在陕西咸阳泾阳县的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浮云台玻璃观景台赏景游玩(无人机照片/汤德宏摄)  9月13日,游客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阿伊纳乡海子草原赏景(无人机照片/高宏善摄)  9月13日,小朋友在山东省临沂市河湾公园玩耍。(许传宝摄)  9月13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培秀苗寨,村民和游客在田间摸禾花鱼。(龙林智摄)
    09/15
  •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9月12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移交。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礼兵护送英烈遗骸棺椁登上空军“运-20”专机启程回国。  9月12日,在韩国仁川,运送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准备启程回国。(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供图)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在4架歼-20飞机伴飞护航下即将降落。(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在4架歼-20飞机伴飞护航下即将降落。新华社发(杨盼摄)  9月12日,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杨盼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通过水门。(杨盼摄)  9月12日,空军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官兵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的迎回仪式上。(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即将降落。(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的迎回仪式上敬礼。(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整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人们向志愿军烈士遗骸鞠躬。(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棺椁摆放区护送上车。(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经过沈阳青年大街。(李浩摄)  9月12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经过沈阳市人民广场附近,人们手持国旗在道路旁迎接。(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9月12日,志愿军老战士等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迎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志愿军烈士遗物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09/12
  •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21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与前7个月相比,产量增速持平,销量增速扩大0.6个百分点。  9月11日,在江苏省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大批汽车集港等待装船外运(无人机照片/王春摄)  大批汽车在江苏省港口集团南京港龙潭港区准备装船出口(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方东旭摄)  新能源汽车在江苏南京龙潭港集装箱码头等候运输(9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杨素平摄)  汽车运输船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装载出口汽车(8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唐克摄)  新能源汽车在江苏南京龙潭港集装箱码头等候运输(8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杨素平摄)  9月8日拍摄的广西柳州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生产车间。(樊绍光摄)  9月8日拍摄的广西柳州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生产车间。(樊绍光摄)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