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口生态果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记者:车鹏李亚默徐航
10/22 - 金秋银杏文化月启幕 邀您共赏“满城尽带黄金甲”
丹东,作为亚洲拥有百年银杏街道最多的城市,这个月底将迎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美。那时的银杏叶将变成耀眼的金黄色,满树金黄闪耀,壮观而温暖。秋风起时,金黄的银杏叶纷纷飘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地面铺着厚厚的金色“地毯”,景象十分美丽。据市文旅部门预测,本月底至11月初,我市有望迎来又一轮“赏秋”客流高峰。说起赏秋景,大多数游客喜欢欣赏满山红叶的“枫景”,却不知金黄才是属于秋的主题色。金秋十月,来丹东感受金秋之美,因为亚洲6条百年银杏街道中有3条在丹东。漫步九纬路、六纬路、七经街,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形成交错的光影,与金黄的银杏叶相互映衬,仿佛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在百年银杏大道拍照打卡,不用滤镜渲染,随手一拍便是大片,金黄的树叶与具有岁月感的建筑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秋日画卷。漫步其间,仿佛走进了油画深处,每一步都踏出岁月静好的节奏。银杏叶轻轻飘落肩头,带着百年的沉淀与温柔,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沉浸在这座边境城市独有的宁静与诗意之中。记者从市文旅广电局了解到,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我市将开展金秋银杏文化月主题活动。10月24日至11月7日,振兴区将在九纬路银杏大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包括演艺、企业展示、美食、非遗文创、银婚金婚拍摄等内容,涵盖文化体验、消费、惠民服务,满足游客多元需求。10月25日至26日,振安区与辽东学院将联合举办第十二届银杏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将结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理论座谈会暨第三届抗美援朝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展开,配套策划开幕式、演出、场馆开放等环节,涵盖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展、非遗展示互动体验、文旅推介展示、抗美援朝精神思政课、校园模特大赛、留学生戏曲说唱秀等丰富内容。10月19日至月底,凤城叆河风景区的银杏树节活动推出门票优惠、沙滩挖宝赠送小项目门票等活动。记者在多个旅行平台查询,目前丹东宾馆、酒店客房价格在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之间,房源充足,很多饭店尤其是烧烤店推出了团购优惠套餐。记者:李军翰
10/21 - 移动上门维修 附加贴心服务
近日,中国移动宽带用户曲先生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反映:家中的电视开机需要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使用体验。中国移动丹东分公司接到问题反馈后,立即安排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维修人员首先检查了光纤线路损耗和网线连接情况。中国移动丹东分公司振兴支撑服务中心爱家工程师王研告诉记者,曲先生家这两项检测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经过排查发现用户家的电视魔百盒使用年限较长,内存占用率较高,导致性能不足,从而使电视的开机时间过长。随即维修人员为用户更换了最新型号的电视魔百盒。升级后,电视开机时间明显缩短,流畅度大幅提升。除此之外,维修人员还主动指导曲先生使用语音遥控换台功能,演示了如何通过语音指令快速换台。“不仅解决了等待电视开机慢的问题,还学会了语音换台的新功能,中国移动的服务很贴心。”曲先生对维修人员的上门服务表达了感谢。记者:王龙帝车鹏
10/21 - 暖心服务护银龄
10月16日,市老龄办在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组织开展“银龄志愿进社区”活动。本次活动由市老龄办牵头,市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活动现场,银龄志愿者送上歌舞、健身气功等节目;医疗志愿者带领老人学习“手指操”,让老年人在家也能科学锻炼。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设置普法宣传区,通过案例讲解、手册发放和一对一咨询,提高老年人依法维权能力;市民政局携手中国联通丹东分公司开展“数字助老”公益服务,现场教授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帮助老人融入数字时代。多家适老化产品销售单位集中展示轮椅、助行器、智能手环等养老设备、产品,宣传适老化家居焕新补贴政策。此外,现场还提供免费血压测量等健康服务,受到老人的欢迎。此次活动,携手多方力量带来一系列便民服务,共同描绘老年友好型社会新图景,营造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良好氛围。记者:李冉霞
10/21 - 12345架起便民“暖心桥”
为了更好地发挥12345热线政企“连心桥”和政务服务“总客服”作用,振兴区12345热线紧盯企业、群众诉求办理质效,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务实举措,不断优化流程、提升能力、强化督办,推动诉求解决效率和满意度持续攀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制度的完善是提升服务的基础,振兴区数据局在深入研究政策法规和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制定了《振兴区12345诉求办理规范》,确保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新版《诉求办理权责清单》进一步明晰了17个部门及9个镇街的职责分工。针对跨部门复杂诉求,振兴区严格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辅以协同办理机制,对流转超次的案件直接纳入年度差评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跟进,有效杜绝推诿扯皮。此外,该区通过建立明责确责工作机制,积极应对新业态、新领域带来的挑战,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接、接得住、办得好”。振兴区高度重视热线工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诉求现场督导调研,召开专题调度会高位推动矛盾化解,还定期对热线工作专报作出批示指示。针对月亮岛夜市存在的私拉电线和用电安全隐患,振兴区投入专项资金增设专用变电箱,实现了统一规范供电,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面对某小区居民未能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历史遗留难题,振兴区多部门协作,开展专题研究,最终通过引导居民走司法诉讼途径,为推进办证难题的解决找到了突破口。该区围绕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噪音扰民、违章建设等高频诉求领域专题部署,推动问题成批解决。为确保诉求办理质效,振兴区建立了严密的督办督导体系,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旬讲评”制度,并将办理情况纳入全区绩效考核,形成管理闭环。振兴区数据局与纪委监委联动,推行“三联单”制度,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问题线索快速移交,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已累计督办重点问题数百件。创新实施“红黄牌”预警机制,对超期办理和重大民生问题分级亮牌督办,“红牌问题”直接移送纪委监委处置。同时,通过建立“周办件季度拉练”制度,要求各镇街、部门主要领导每周亲自认领并全程跟踪处理群众诉求,以上率下提升整体效能;每季度由数据局组织实战拉练,随机抽取案例现场办理,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高。在积极回应已发生诉求的同时,振兴区更注重诉求的源头预防和前段化解,建设“振兴零距离”基层治理智慧管理平台,依托网格员主动发现、上报问题,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网格员深入街巷楼宇,前端收集并化解各类纠纷问题近400件。针对不满意和超期未办结件开展专项攻坚,有效促进了全区诉求办理满意率和办结率的“双提升”。立足“未诉先办”,在节假日、供暖季等诉求高发期前,提前向相关单位发布预警通知,将数据分析预测能力切实转化为主动治理、化解隐患的实际成效。如今,一条畅通、高效、暖心的12345热线,正成为振兴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坚实支撑。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更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窗口,持续推动着区域治理与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记者:王一淞
10/21 - 边看边记朝鲜语-单词ㄱ-第11期|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단어 ㄱ-제11기10/21
- 学说朝鲜语--第34期 |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제34기10/21
- 秋菜25日上市 全市共设39处销售网点
10月1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秋菜上市时间为10月25日至11月20日,全市共设置秋菜上市销售网点39处。振兴区设置9处销售网点:港湾路(兴五路路口至兴七路路口)、纤维街(国桢路路口至帽盔山东路路口)、四道北路(胜利街路口至四道北路200米)、八经街(二纬路路口至五纬路路口)、通春街春一路至春三路、白房路(东皇国际城小区110号楼、112号楼、117号楼、118号楼前)、振七街(兴一路至兴二路贺贺海鲜烧烤门前)、山下街(六纬路路口至八纬路路口)、花园东路(花园河便民市场)。元宝区设置8处销售网点:迎江街、于家路(优山美地回迁楼侧路)、五洲大市场对面土路、天后宫街、解放后街、蛤蟆塘供销社侧街、虹桥路、桥头三角地。振安区设置20处销售网点:珍珠街与东昌路路口(鸡蛋果子以内靠石油栏杆)、珍珠街与东升路路口(坤源拉面处)、经山街与东升路口(海德路口)、东齐路与经山街路口(爱心亭旁)、经山街卫生学校(鸡蛋果子左侧)、经山街卫生学校(右侧靠近车棚)、珍珠街与东升路路口(光大银行处)、珍珠街与和经东街路口(宇宏便利店一侧)、经山街经山市场(市场中门附近)、东齐路日林集团对面(首富便利店门前)、原丹东监狱大墙外人行步道、经山街与东泰路交叉口(华莱士旁边)人行步道、经山街金宝超市门口、东昌路欧尚侧门、经山街东平嘉苑三期土路、东平大街东八纬路交会口、东八纬路临江后街交会口、东泰路郁文街交叉口珍珠蓝湾楼下人行步道、东昌路与郁文街交叉口正大清华苑楼下人行步道、曙光路与临江后街交叉口(曙光路侧)人行步道。边境经济合作区设置2处销售网点:新区国祥路(新世纪佳园B区北门道路)、新区文安路(洋河大街和英才街之间道路)。记者:邢漫
10/21 - 东港:加装无障碍电梯惠民暖心
近日,记者在东港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楼外看到,新安装的斜挂式无障碍电梯已正式投入使用。斜挂式无障碍电梯紧贴行政大楼外墙,轨道顺着台阶坡度延伸,轿厢小巧精致、运行平稳。台阶两侧设有操作指示牌,提醒有需求人士可自行按呼叫键或拨打服务电话,工作人员会带上轮椅协助其乘坐电梯,并全程做好陪护。东港市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共进驻23个部门,涉及545项政务服务事项,高峰期日接待群众800余人次。2017年以来,中心办公区域集中在二楼及以上楼层,室外仅设步行台阶和车场行车道,使用轮椅者、老年群体前来办事极为不便。对此,2024年12月,东港市数据局联合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把加装无障碍电梯列入重点工作。经过多次现场考察、论证,最终选定“斜挂轮椅升降平台”方案,不仅成本低、易施工,而且设备结构简单、不属于特种设备,方便后续管理和维护。4月份,电梯加装项目开工。6月17日,完成电梯安装、检测及系统调试。8月28日,进行专项验收,确认电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无障碍设计规范,具备投用条件。投用前,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落实管理责任,规范使用要求,确保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新加装室外无障碍电梯,满足特殊群体办事需求,是东港市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东港市政务服务中心以“小设施”撬动“大服务”的具体实践。通过“硬设施”升级与“软服务”优化双重提升,不仅为特殊群体扫清办事障碍,更成功打造出政务服务大厅的“无障碍服务样本”。记者:张瑞
10/21 - 虎山长城上演生命接力
“丹东最美的风景是人。”这是沈阳游客王女士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后,发自肺腑的感叹。10月13日,一份从沈阳寄出的特殊包裹抵达丹东虎山长城景区,其中不仅有两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还有一个崭新的枕头。这份用心的回礼,见证了一段由紧急救援接力和真诚感恩共同谱写的沈丹情谊。危急时刻长城上伸出援手时间回溯到10月7日,王女士带着母亲和孩子游览虎山长城。当行至最为险峻的“山险墙”点位时,王女士因突发性缺钾导致肌无力,瞬间浑身瘫软,无法行走甚至无法说话。身旁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顿时陷入恐慌与无助之中。危急关头,在附近工作的景区绿化部员工李宾和冯洪波第一时间发现了她们的困境。两人迅速上前,一边安抚手足无措的老人和孩子,一边紧急联系景区救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在陡峭的长城上迅速启动。艰难背行众人合力筑通道接到求助电话后,虎山长城景区应急机制迅速响应。景区副总经理兰仁双、绿化部部长杨恩、安保部部长于飞三人火速赶往现场。然而,救援面临巨大挑战:“山险墙”段台阶高达40厘米,宽度仅容一人通过,山势陡峭,担架等工具根本无法使用。时间就是生命!经过紧急商议,三人当即决定:轮流将王女士背下山。为确保救援畅通,景区临时疏散了该段游客,为生命救援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在陡峭山路上,背负着一位完全无法用力的成年人,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兰仁双、杨恩、于飞三人只能侧着身子,一人背负,其他人在后托举保护,一步步地在高台阶上艰难挪行。意识模糊的王女士后来回忆,她只感觉自己的头无力地搭在一位大哥坚实的肩膀上,耳畔不断传来“坚持住,很快就到了”、“放心,别着急”的温暖鼓励,这让她在危难中感到无比安心。感恩回馈一份情谊跨城际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将王女士安全送至山脚下,并由等候在此的120急救车送往医院。临上救护车前,细心的救援人员还怕王女士颈部不适,特意在担架上为她垫了一个枕头。这个温暖的细节,被意识逐渐清醒的王女士深深记在了心里。回到沈阳后,王女士详细询问并记下了每一位救援人员的姓名。她定制了两面锦旗,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并始终惦记着那个在急救中被弄脏的枕头,特意买了一个崭新的、相似的枕头,将这份满载感激的包裹一同寄往丹东。这场救援接力,最终汇成了温暖的双向奔赴。王女士还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她在视频中动情地说:“我之前来丹东是被这的美景吸引,现在我觉得,丹东最美的风景是人。”近日,记者在虎山长城景区采访了参与救援的于飞和杨恩。回顾当时的情景,于飞坦言:“王女士当时状态非常不好,我们只想着时间紧迫,多耽误一秒,她就多一分危险。能帮助到她,看她脱离危险,我们也很高兴。”杨恩则朴实地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采访现场,一段跨越沈阳与丹东的视频通话再次连接了彼此。屏幕两端,于飞关切地询问王女士的身体状况,王女士连声道谢:“现在经过治疗已经恢复健康了,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感谢你们将我从山上背下来,这份温暖我会永远记得。”一场意外,见证了一场不负生命的紧急救援接力;一次携手,折射出沈丹两地人民之间最质朴的善良与情义。这趟始于险峻长城的救援,最终以温暖的沈丹情谊圆满收官。记者:赵航潘阳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