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朝阳市:黄嘴白鹭大凌河上翩翩起舞
8月2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亮相朝阳市双塔区大凌河畔,为大凌河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当日,黄嘴白鹭在白鹭群中翩翩起舞,欢快的身影成为“百鸟园”夺目风景。黄嘴白鹭也称为白老、唐白鹭。珍稀水禽,中型涉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体长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盛夏时节,成群结队的白鹭活跃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近年来,白鹭种群陆续选择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栖息驻足,城市中白鹭翩翩起舞,诗意无限格外引人夺目,成为朝阳地区一道靓丽生态风景线。据介绍,活跃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的白鹭种群数量最多时超百只以上。(摄影:单国军白铁军)
08/07 - 辽宁省沈阳市:越“夜”越精彩
沈阳的夜市早已超越传统“逛吃”模式,进化为多方面消费的聚集地。沈阳文旅供图有关夜的经济,在沈阳今夏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聚合的人流、爆棚的人气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着沈阳消费的发展。有关夜晚的体验,已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沈阳正积极构建夜经济空间布局体系,打造“区域夜经济消费中心”“东北夜经济的地标城市”。
08/07 - 沈阳“街BA”激情开打
日前,2025沈阳“街BA”篮球联赛在铁西红梅文创园MAKEONE篮球公园启幕。今年夏天,来自各行各业的500余名篮球爱好者集聚于此,自发组建32支战队,将带来79场街头“激战”。沈阳“街BA”全民参与,以球会友,面向全市居民开放报名,并已凭借创新办赛模式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赛事交流案例。记者:金晓玲杨靖岫
08/06 - 辽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10天引600万人次围观
“10天的展览,线下观展人数突破6万人次,线上多家平台观展人数超过600万人次,证明了这次展览能够吸引人、留住人,让人有念想、有感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杨东乐说。7月25日,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等承办的“韵美万象”——辽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开幕,汇聚全省顶尖民间工艺水平的近300件精品与30余项活态非遗技艺共同打造出一场震撼感官、沉浸式体验的民间文艺盛宴。记者采访了展览承办方的负责人,以期对数字“600万”有进一步解读。在非遗传统技艺展厅,观众俯身细看大连核雕作品,毫米级雕刻引来啧啧惊叹。受访者供图见人、见物、见生活30余项非遗技艺现场活态展示留住游人脚步相较去年,此次展览新增的青年文创艺术展、非遗传统技艺展板块为10天的展览增加了创新力量和欢乐沉浸式体验。能让观展者直观感受,体会非遗技艺魅力的项目多。开幕式上,被誉为“棍子上的东方芭蕾”的海城高跷率先点燃现场气氛。表演者踩着3米高跷腾跃翻转,粗犷豪放的舞姿与欢快锣鼓声交织,展现东北民俗的奔放魅力。紧随其后的抚顺地秧歌以“抖肩”“跨步”等经典动作,将满族先民的渔猎生活场景再现舞台;岫岩玉雕与琥珀雕刻的展台前人头攒动。传承人手持刻刀,在玉石上勾勒出层叠的山水纹路,琥珀在砂轮打磨下渐显流光溢彩。“每一道工序都藏着祖辈的智慧”。胡魁章制笔工艺传承人边演示毛笔制作中的“水盆”“干作”工序,边向观众讲解。大连贝雕以螺钿为笔,将海洋元素化作《八仙过海》等艺术精品,尽显辽宁非遗的多元魅力。让观众参与互动的项目多。“来,跟着我捏面人!”锦州面塑传承人将面团分发给观众,手把手教大家揉捏出蛇年吉祥物。古典戏法展区,传承人以“三仙洞”“罗圈当现”等绝活引得观众阵阵惊呼;凌源皮影戏后台,观众在传承人指导下操控皮影,演绎《西游记》片段,光影交错间感受“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的传奇。让观展者体察“口腹之欲”又大饱眼福的技艺也不少。饮食展区飘来阵阵麦芽糖香气。李氏糖人传承人以糖稀为墨,顷刻间绘出腾云驾雾的龙形糖画;康福老月饼的驴打滚、宝发祥的传统点心吸引食客驻足品尝,老胡家烧鸡刚出锅便被抢购一空。“非遗就是过去延续到今天的生活方式。”辽河口侯氏艾蒿制作技艺传承人侯玉微轻抚手中圆润可爱的艾草老虎枕,“这枕头,样式变了,里面装的还是奶奶那辈传下来的东西。”侯玉微的摊位两天就吸引了600多人观看。“此次展览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立体呈现,让非遗从博物馆走进现代生活。”省非遗协会秘书长宋晓冬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此类平台,推动非遗与旅游、教育深度融合,让非遗传承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机。看得见、学得到、带得走300件民间工艺美术精品组团抓住观众眼球本次的精品展中,除了传统文化的高水平表达,高科技手段也在青年文创艺术展和全省工业设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两个板块次第亮相,引人注意。本次展览的重器颇多,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石洪祥以辽砚石雕《丝绸之路》为例,详细阐释了其创作理念与工艺特色:这件作品选用辽宁特有“金包玉”辽砚石为创作载体——表层金褐岩脉为荒漠,内里青白玉胎作绿洲,一路驼队,从漫天风沙的历史画卷深处走来。38吨原石整料雕刻30余组驼队商旅,无粘接无拼合,刀锋所至既保留石材亿万年地质记忆,又刻出“强国有我”的时代铭文,见证从“驼铃古道”到“一带一路”的文明接力。展厅中近300件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按材质与技艺分区陈列,使用科技手段使得本就抓人眼球的精品更是目眩神迷:杨威团队把传统皮影雕刻做成悬浮装置《家园》,梅花、兰花、竹影、菊纹在空中旋转,老纹样与光影互动,成了年轻人排队打卡的“网红墙”;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吉之手的一对貔貅气宇轩昂,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种新工艺利用高温等方式对坚硬的贝壳进行软化处理,不会污染环境且保留贝壳本身的色泽和质地。加热多久,温度多高,何时定型,何时粘接,对于创作者来说,都在毫厘之间……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传媒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带来60余组(件)文创产品参展。“高校的参与,在材料革新、交互体验和传播方式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价值重构。青年学子们展现出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正在成为推动传统工艺发展的新引擎。”石洪祥说。杨东乐说,希望本次“韵美万象”展览,让传统技艺与当代生活对话,让更多年轻人“看得见、学得到、带得走”,不断焕发辽宁民间工艺美术的夺目光彩。记者:刘臣君
08/06 - 辽宁锦州烧烤狂欢季拉开帷幕
8月1日晚,由锦州市古塔区政府、锦州市文旅局、锦州市商务局、锦州市市场局联合主办,锦州新闻媒体集团、锦州文旅集团、锦州市烧烤协会承办,辽西郡文商旅综合体协办的“奔赴山海前程‘是’锦”文体旅融合促消费系列活动暨锦州烧烤狂欢季,在辽西郡文商旅综合体拉开帷幕。本次文体旅融合促消费系列活动,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烧烤”这一IP,以“烧烤+演绎、烧烤+赛事、烧烤+体验”等形式,以“平台导流、赛事引客、演艺助兴、美食留‘且’”为4大驱动,打造“跟着赛事·游锦城”“追随活动·微度假”“跟着网红·去打卡”“锦州好礼·送不停”等系列活动,展示锦州市非遗烧烤文化及特色文体旅产品的多元魅力。此次活动以“烧烤文化”为核心,暖场环节的文旅宣传片播放、交通广播主持人的歌曲串烧等互动,提前点燃现场热情。开幕仪式上,发布了本次烧烤季的5项惠民政策。随后,发布了百度“烧烤之都”互动话题,由锦州新闻媒体集团精心创作的AI烧烤主题MV在开幕式上首发,锦州烧烤行业代表向锦州市烧烤行业从业者发出倡议。在全场观众的共同见证下,随着串串烤肉摆上巨大的烤炉,“奔赴山海前程‘是’锦”文体旅融合促消费系列活动暨锦州烧烤狂欢季盛大启动。活动现场,资深烤师现场表演烤技,观众可近距离观摩、互动。文化非遗区的皮影戏、剪纸、吹糖人等非遗展演,“锦州好礼”文创潮玩区售卖的锦州烧烤主题文创、特色伴手礼都为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休闲体验。记者了解到,锦州烧烤狂欢季将打造常态化运营的“烟火市集”,同时开展与锦州烧烤相关的一系列精彩活动,持续为市民与游客带来沉浸体验。作为“奔赴山海前程‘是’锦”系列活动的核心板块,本次烧烤狂欢季将以特色活动为纽带,赋能地方文体旅项目发展,为区域文体旅消费市场注入持久活力。记者:周媛媛马洪波陶冶
08/05 - 辽宁:海上牧场“夏耕”正酣
图为盛夏时节,在长山群岛海上牧场,星罗棋布的养殖浮漂随波轻荡,如琴键排列于蔚蓝绸缎之上。(摄影:杨靖岫谭硕)近年来,辽宁省依托独特的海洋资源,持续加大投入建设海洋牧场。这既是沿海地区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海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海洋渔业产业布局、实现渔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
08/05 - 辽宁锦州烧烤狂欢季8月1日盛大启幕
为加快推进锦州烧烤产业与文体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文体旅消费,“奔赴山海前程‘是’锦”文体旅融合促消费系列活动暨锦州烧烤狂欢季活动即将盛大启幕。本次文体旅融合促消费系列活动由锦州市文旅广电局、锦州市商务局、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各县(市)区政府、锦州新闻媒体集团、锦州市文旅集团、锦州市烧烤协会承办。在8月-10月期间,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烧烤”这一IP,以“烧烤+演绎、烧烤+赛事、烧烤+体验”等形式,以“平台导流、赛事引客、演艺助兴、美食留‘且’”4大驱动,打造“跟着赛事·游锦城”“追随活动·微度假”“跟着网红·去打卡”“锦州好礼·送不停”等系列活动。通过多彩的文体旅活动展示锦州市非遗烧烤文化及特色文体旅产品的多元化魅力,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推动锦州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锦州烧烤狂欢季开幕式于8月1日举行,官宣“奔赴山海前程‘是’锦”文体旅融合促消费系列活动暨锦州烧烤狂欢季启动。以辽西郡为主场地,延伸至锦州市古塔、凌河夜市街区,集中发布“锦州烧烤狂欢季”相关活动及促消费政策,现场发放“锦州好礼”——锦州烧烤惠民消费券及其他福利礼包,结合锦州夜市烧烤摊位折扣券等福利,助力锦州烧烤升温。同时,结合辽西郡文商旅综合体试营业,借助夜市流量,将锦州文体旅产品推向市场。锦州烧烤啤酒马拉松狂欢季将在9月嗨爆全城。围绕啤酒、烧烤、音乐、乡村四大主题,通过全网喊话的形式将啤酒厂商、知名城市烧烤企业、演艺名家、乡村明星集结到世博园,以大PK的形式开展各类活动,通过百度等平台导流,吸引全国各地喜欢吃烧烤的网友到世博园大狂欢,最后以马拉松跑友到世博园大狂欢完美收官。活动期间,马拉松等8项体育赛事及“凌河之夏”周末文化广场演出等5项辽宁省、锦州市级重点活动,以及2025锦州市义县民俗文化(伏羊节)活动周、“港星之夜”香港明星足球友谊赛等文体旅配套活动,与“锦州烧烤”有效融合,以“烧烤+”“+烧烤”的形式将为全国游客带来一场名副其实的夏季狂欢。记者:林娜
08/04 - 辽宁省朝阳市:云上画境 沃野如诗
7月27日,俯瞰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附近万亩良田,云卷云舒之下美丽无限,壮美的图景振奋人心。当日,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附近的田野云卷云舒,上演云端之美,翠绿的场景诗情画意。时下,正是北方农田最美的时节,万物齐秀风光无限,田野纵横自然成画,处处都是美丽的诗行。记者:吴桂森白铁军
08/04 - “典雅与时尚”美术作品展在沈开展
近日,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典雅与时尚——沈阳美术馆沈阳主题馆藏作品陈列展”在沈阳美术馆开展。此次展出的50余幅作品是从沈阳主题藏品中遴选出的,包含中国画、油画、水彩等绘画门类。沈阳美术馆的收藏作品中,以沈阳为主题的绘画类藏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藏品涵盖了沈阳的历史古迹、现代建设、自然生态、都市生活等方面内容,既是记录和展示名城沈阳古韵新风的视觉档案,也是艺术家对这座城市的深情注视。此次展出的作品均出自沈阳地区画家之手。他们以沈阳的历史古迹和现代生活为线索,以时下的审美习惯对历史文化进行艺术加工与创造,并在画中加入了对时代精神的注释与刻画,用以展示沈阳城市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魅力。展品中,既有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等厚重的历史名片,也有商业街、文创园等新兴的城市打卡地。这些作品都在诉说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繁华与浪漫。此次展览也是沈阳美术馆对沈阳主题藏品梳理、研究的一次学术成果展示。记者:杨竞
08/01 - 辽宁省阜新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足迹探访
作为农业大市的阜新,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从“夯基垒台”迈向提质跃升。今年,阜新市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集中力量打造25个试点村,以点带面,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阜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主动靠前、主动服务、主动作为,精准把脉村情民意,着力破解“急难愁盼”。农业农村、社会工作、水利、数据、文旅、生态环境等市直部门握指成拳,打破壁垒协同作战,用“问需于民”的温度、“一村一策”的精度、“部门联动”的力度,为每个试点村量身定制特色鲜明的巩固提升方案,并同步探索长效机制,确保振兴成果可持续、能提升。从传统农耕迈向多元产业,从“脏乱差”村容变为“洁净美”环境,从人情调解走向“五治融合”,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百姓富的振兴画卷,正在辽西大地上生动铺展。彰武县大冷镇曹家村整洁的村容村貌,是生态宜居的生动写照。(摄影:张铭哲)产业筋骨强7月中旬,正是冷棚葡萄结果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卧凤沟乡小新立屯村,连片的温室大棚里果香扑鼻。抬眼望去,一串串饱满的葡萄缀满藤蔓,在绿叶掩映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村民项自廷麻利地修剪枝叶,剪刀咔嚓作响。“咱们这儿的葡萄有名,一点儿不愁卖,这两棚葡萄一年能净赚十多万元!”擦去额头上的汗珠,项自廷对未来充满期待。卧凤沟乡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发展冷棚葡萄既有扎实基础又有成熟技术。小新立屯村顺势而为,瞄准这片沃土中蕴藏的“甜蜜潜力”,规划建设起170亩高标准葡萄产业园,为壮大乡村产业注入了新活力。乡村要振兴,产业是筋骨;产业要兴旺,关键在“适地而种”。为了帮助乡村找准特色、规划产业,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精准发力,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阜新县王府镇河东村紧邻市区,当地计划依托自然资源打造“架其小树林”网红打卡地,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并带动周边形成旅游产业链。彰武县五峰村则围绕集体经营的200亩耕地,发展甘薯、鲜食玉米等特色种植,预计明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0万元的稳定收益。就这样,生态环境好的发展乡村旅游,种植养殖基础好的成立合作社扩大发展规模……目前,阜新已总结提炼了产业带动、土地经营、股份合作、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服务创收、资产经营7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鼓励各试点村结合自身实际、资源禀赋,研究发展方向,加快形成“百花齐放、全面振兴”的发展局面。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下洼子村设施农业红红火火,孕育着产业兴旺的希望。(摄影:张铭哲)村容颜值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造生态宜居的村居环境是基础,也是关乎乡村长远发展和村民切身福祉的关键。环境美了,乡村才能真正焕发持久的生机与活力。阜新市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为乡村提升颜值。道路平坦整洁,房舍错落有致,绿树红花点缀其间,来到彰武县大冷镇曹家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清香,让人忍不住会深吸一口这久违的“乡野气息”。如此美丽的乡村环境是怎么蜕变的?曹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大禄道出秘诀:“领导带头、全民参与、科学管理”“垃圾不出院、柴火不进村。”同曹家村一样,越来越多的村庄正褪去“脏乱差”旧貌,披上“洁净美”新装。阜新县建设镇双城子村全力推广“五指分类法”,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大板镇三家子村引导群众将畜禽粪污运至自家地头发酵还田,同时设置6个堆粪点供群众堆放畜禽粪污,剩余粪污由有机肥公司派车拉走制成有机肥;泡子镇发放210个垃圾桶,安排保洁员定期上门集中收集,确保生活垃圾的“零排放”。美颜效果如何持久?长效监管机制是关键,曹家村设立15个公益岗常态化保洁,重点地段摄像头24小时监控,环境监督员每日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迅速整改。让美丽乡村入画来,阜新为村庄编制实际、有用、特色的改造建设规划或方案,试点村内街巷路硬化路基本要实现全覆盖,主要街巷路灯全覆盖,道路两侧无柴草堆、杂物堆,房屋外墙整洁美观。杂物堆放规范有序,垃圾治理常态化,保洁日常化,人居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日益完善。乡风气象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阜新市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工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在阜新县塔营子镇六家子村,一家特殊的“银行”正悄然改变着村庄的风貌。这里存储的不是金钱,而是村民一点一滴积累的美德善行。“咱村的‘道德银行’把‘邻里和睦’‘敬老爱幼’‘环境整洁’等十个方面的文明行为,细化为可量化考评的积分项。”六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刘斌解释,村民做一件好事,比如义务参加村里的卫生清扫,就能在“道德存折”上加分;反之,若有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则会被扣分。“道德银行”施行以来,村民纷纷“抢”着做好事,义务清扫街道的队伍壮大了,邻里互助成了新常态,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刘斌说:“积分看似小,撬动的是人心向善的大能量。”涵养乡风文明,各村纷纷探索新招法:阜新县建设镇双城子村则把村规民约编成了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彰武县西六家子镇忙海村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文明新风尚。在海州区韩家店镇民主村修缮一新的村史馆里,一张红彤彤的“励志奖学金”榜单格外醒目。村党支部书记丁洪磊介绍:“村集体每年拿出部分收入奖励优秀学子,春节还给全村65岁以上老人发‘暖心礼包’。”这份榜单,成了村里崇文重教、敬老孝亲的乡风标杆。如今的阜新乡村,孝老爱亲、邻里互助蔚然成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传承,让乡村在发展中保有独特的灵魂和魅力。乡风文明,正成为阜新乡村振兴最鲜明的底色。阜新县塔营子镇六家子村“道德银行”成立两周年文艺汇演,村民们扭起大秧歌,舞出文明新风。(摄影:张铭哲)治理效能高“助理同志,你可得给我评评理!半亩地的玉米都被轧了,这损失咋算?!”7月的一个上午,阜新县大板镇朝阳寺村村民穆岩川拨通了村警务助理的电话,话中满是“火药味儿”。原来,穆岩川家的玉米田被隔壁农户开车轧坏了不少,他又气又急,找到警务助理来评理。村委会和村警务助理了解情况后,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到一起,一棵苗一棵苗地定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调解,最终定了300元赔偿款,成功化解了这一纠纷。“要是搁以前,村民有纠纷,要么憋着生闷气,要么闹到镇里,等流转到具体部门,小矛盾可能拖成大疙瘩。”朝阳寺村党总支书记陈红军感慨道。基层治理应不回避矛盾、不拖延问题。现在,大板镇推行“警务助理驻村+村委会联动”机制,将全镇划分为46个网格,配6名警务助理、46名网格员,要求矛盾出现1小时内必须响应,4小时内必须到场调解,大事小情在田间地头就能解决。今年,阜新市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创新贯通自治、德治、法治、慧治、共治“五治融合”。其中,法治就是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土地、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建立网格员未诉先办、“阜政通”接诉即办、“吹哨报到”统筹促办、“人民建议征集”汇评转办的“四位一体”体系。将2599名民警辅警、人民调解员等专业人员编入网格,实现法律服务阵地前移、专业力量直达基层。自治激发基层活力,德治教化春风化雨,法治保障定纷止争,慧治支撑精准高效,共治聚力众志成城。“五治”如同五根琴弦,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交响曲。生活滋味甜“过去村里冷冷清清。今年回来一看,路宽了,灯亮了,环境美了,家门口就能挣钱,感觉整个村子都‘活’过来了!”在天津工作的阜新青年王磊,看到家乡的变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他的感受,代表了许多阜新在外的游子和游客的心声。让百姓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阜新市通过做强产业、促进就业、深化改革、完善保障等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农民。“在大连打工时,总是放心不下家里。听说村里开了服装厂,我立马回来了。”7月6日,阜新县平安地镇乌可湾子村村民何文香坐在缝纫机前,手指翻飞,动作娴熟地操作着。这个由帮扶项目引入的服装厂,通过岗前培训,已吸纳本村及周边村30余名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每月2000元至4000元的稳定收入,让她们实现了“顾家、务农、挣钱”三不误。阜新市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鼓励发展种植养殖业等,多途径促进群众增收。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持续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确保发展成果共享。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阜新各“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实现逐年递增和较大幅度增长,力争三年内迈入全市前列。沃野可望、乡愁可寄、活力可感、未来可期。阜新乡村,正变成令人向往的热土。记者:田甜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