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营口:人与城上演双向奔赴
    一侧是浩浩河海,一侧是人间烟火,这是营口的不凡气度。渤海之滨、辽东湾畔,营口因河而生、向海而兴。漫步营口,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走进营口,既能感受到触手可及、温馨有爱的人间烟火,又能感受到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科技感、国际范儿。这里的幸福感,像知时节的春雨,浸润无声又无处不在;像一场接力赛,引领着人与城展开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去年年底,营口市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这是2020年以来第四次上榜,无疑是对幸福营口的再一次“盖戳”认证。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那么,营口的幸福体现在哪里?又源自何方?百姓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这是营口四获“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最大底气,也是打造幸福之城的最大动力。冬日里,何家沟滑雪场总会吸引众多营口的年轻人来此品尝“冰雪盛宴”,享受美好生活。(摄影:李国颖)人以城为傲幸福与否,百姓心中自有答案。营口人恋家,在街上随便问个本地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是哪?”十之八九会说哪儿也没有营口好。“我的家,在这里。滔滔大辽河奔流不息,百年的港城,记忆在心里。你和我携手,文明添魅力……”在营口,搭乘出租车时,收音机里经常会传出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只为你美丽》。这首营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主题歌,早已家喻户晓,每当旋律响起,出租车司机李海峰都会轻轻唱和。营口人的自豪感、满足感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域品格与创业基因。营口有历史,早在28万年前,东北最早的智人金牛山人就生活在这里。人类文明之火穿越历史时空,烛照营口大地数十万年。千年山海古城盖州,早在汉代就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营口“有戏”,盖州皮影戏、营口评书、辽宁鼓乐、辽剧……营口人心灵手巧,把风筝做得花团锦簇,把高跷踩得虎虎生风,把面人捏得惟妙惟肖,样样精彩,个个是非遗。营口人有才情。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风鼎盛。营口是黄河以北首个荣获“中华诗词之市”称号的地级市。所辖盖州市和大石桥市,不仅是闻名全国的水果之乡、海蜇之乡、中国镁都,更双双荣获“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诗词之乡”称号。营口人能创业。1861年,营口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作为东北地区最早和世界做生意区域,营口人敢为人先、主动求变,让这里成为东北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每32个人就拥有一家企业。因商而盛却又文风不坠,让这座城一路前行的身姿从容且坚定。营口人有爱。陈三久是营口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他自幼双目失明,一次电影院都没去过。为了能让陈三久这样的视障人士也能体验光影故事的魅力,营口市发起“光明影院”电影助盲公益行动,在志愿者声情并茂的解说下,陈三久很快入戏,眼角湿润,“既为剧情感动,也为社会的关爱而感动”。营口人孝顺,这里有闻名中外的望儿山,敬母、爱母的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营口人乐于助人,雷锋在营口开启军旅生涯,这里有雷锋小学、雷锋中学、雷锋小区,雷锋精神代代相承,涌现出中国好人宋艳红、郭旗、秦世霞、王洪安……山中常有千年松,世间难逢百岁人。营口是长寿福地,百岁人瑞并不难逢。每万名老年人中,营口拥有的百岁老人全省最多,很多人在环境优美、吃穿富足、子女孝顺、邻里互助的幸福感受中增福添寿,达成“世纪人生”。每年春季大批候鸟聚集营口西海岸。(摄影:李国颖)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营口每年拿出七成以上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充分尊重民意,既重“面子”也重“里子”,由表及里、标本兼治。最典型的莫过于施划6万个免费停车位和建设131个口袋公园,把“犄角旮旯”变为城市的“金角银边”。智泉街曾是一条坑洼不平、交通拥堵、垃圾遍地的“破烂路”。如今,在4公里长的智泉街两侧分布着17个口袋公园,行走其间,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经过多年文明创建的积淀,营口城乡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细致入微、处处可见、时时可感。营口市邀请志愿者为507处街边配电箱进行彩绘,昔日千篇一律的配电箱变成宣传国粹文化、自然风光的“文化箱”。从高标准完成298个老旧小区改造到改建31座公共卫生间,从新建800多处吸烟亭和吸烟点到新增40座便民充电桩,从按照儿童友好理念进行“一米身高视角”改造到公共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只要群众有期盼,马上动手干。文明创建,让生活中的“小确幸”多起来,炎炎夏日走过风景如画的林荫路,出门时听到邻居的暖心问候,社区食堂里传出老人的笑声……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之变,实实在在、可感可及,成为幸福营口的温暖底色和鲜明品格。文明共创建,变化看得见。一座城市之所以让人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不仅在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在于百姓生活中的温度。街路、花园、老旧小区的改造,不仅是一次城市更新,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有力见证。每一次从决策到实施,营口都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和需求,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市民的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此心安处是吾乡如果把视角从民生建设转移到城市与个体本身,就会发现营口人对家乡那份热辣滚烫的热爱,源于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城与人的相互成就。在营口市域内,4000余名快递小哥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风雨无阻,为老百姓的生活带去便利,成为城市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营口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苗巨旺介绍,营口市不断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设立了439个“爱心驿站”,破解“进门难”“休息难”等配送服务中遇到的“梗阻”。经过培训,300余名外卖员、快递员自愿成为流动应急救援员,以此回馈社会关爱。有礼、有序、有爱成为小城的温暖底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为小城的鲜明品格。躬耕一线的党员干部,匆忙穿梭的外卖小哥,风雨无阻的公交司机,千万个肩膀扛起责任,汇聚起来,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缔造幸福生活的磅礴力量。一座城市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需要,才能不断增强市民的成就感、自豪感;一城之人只有奋斗,才能不断壮大城市的影响力,才能不断在创造价值中实现自我。如今的营口,海、陆、空立体式交通让人们出行出游更便捷,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让城市越来越国际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让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气候宜人的环境、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让本地人的生活品质节节攀升,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此追寻“诗和远方”,并爱上营口、扎根营口。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才是人与城最幸福的样子。记者:侯悦林徐鑫
    03/06
  • 瞄准“双千双百”目标动起来干起来拼起来——阜新:冲刺决胜再提速
    春日的阜新,到处都是“开局即冲刺”的快节奏:企业生产火力全开,项目建设争分夺秒,招商引资马不停蹄,各行各业斗志昂扬……全市上下释放出“拼”的强烈信号,以实干实绩拼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2025年,注定是写满奋斗的一年。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之年、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的关口,阜新全市上下坚持结果导向,锚定形成“双千双百”能力,动起来、干起来、拼起来,以“响铃交卷”的紧迫感冲锋冲刺,用开局精彩带动全年出彩,绘就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美好画卷。徐工(辽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摄影:张铭哲)打造资源配置“强磁场”春节刚过,辽宁众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年产8000吨农药原药及副产品生产项目遭遇了资金“倒春寒”。关键时刻,阜新市“项目管家”迅速行动,帮助企业对接各大银行寻求融资。“‘项目管家’帮助我们对接了几家银行,目前,资金缺口已得到补充。这是最好的‘开工红包’!”该公司企管部部长段磊笑着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管家’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协助办理项目必备手续,积极协调相关审批部门,让企业真切感受到‘阜新速度’。”企业感受到“阜新速度”的背后,是“厚道阜新”营商品牌不断升级的成果。阜新市聚焦金融、数据、人才等要素保障,通过要素资源创新的“硬举措”,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建设的“软实力”。持续加强“营商会客厅”“项目管家”等服务品牌建设,强化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助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走进辽宁亿金电子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线运转不停,该公司生产的不同种类、规格的电容器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高压变频等领域。“政府部门通过‘阜吉享’平台发现我们公司符合申领专项资金的申报条件,主动与我们联系,在申报过程中全程指导,让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辽宁亿金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艳召说。今年,阜新市把企业的获得感、礼遇感、归属感作为营商环境提升的重要指标。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产业服务专区,依托“辽企通”“阜吉享”平台,探索建立涵盖一清单、一专区、两平台、多个涉企服务体制机制在内的“1+1+2+N”工作机制,包括金融、人才、科技、法律等17项服务内容,推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营商环境不断向优,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项目选择在阜新“落地生根”。特变电工阜新电气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项目的建成将对优化阜新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结构、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项目开工、方案制定到验收送电,供电公司全过程跟踪服务,为企业办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月26日,在特变电工电力设备(阜新)有限公司厂区内,企业新装用电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国网阜新供电公司聚焦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设置园区专属“双经理”,即“客户经理+网格经理”,为企业量身定制供电方案,提升办电效率,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辽宁亿金电子有限公司电容器生产线加速运转。(摄影:张铭哲)按下产业发展“快进键”资源配置的强磁场,带来了阜新产业发展“多点开花”。阜新着力推动新能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力建设特色园区、专业园区、配套产业园区,壮大优势产业集群。2月27日,徐工(辽宁)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械设备,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台高性能的除雪设备。当下,这种全员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创效益的火热场景正在阜新市各个企业的生产一线接续上演。阜新市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做深做实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装备制造等“老字号”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玛瑙、硅砂等“原字号”特色化发展和产业化延伸,抓好氢能源、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字号”产业培育,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升级的变化随处可见。走进阜新力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智慧运营中心,记者看到数字大屏上原料进厂、生产管控、设备运行、能源环境、运输物流等上百个关键数据闪烁跳动,精准展现出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企业负责人严纯建告诉记者,在传统生产模式中,炉内冶炼一直是神秘的“黑箱操作”,精准度欠佳。得益于数字化赋能高速运转的“数字大脑”,企业综合成本实现降低、产品成材率有效提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动能不断增加。在奥瑞思智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一架架无人靶机整齐排列,技术人员配合默契地进行制孔、装配、调试等工序。“目前正在赶制的是多功能型高时速无人靶机,产品由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具有操作简单、回收便捷、性能安全等显著优势,技术性能在国内同领域产品中属领先水平。”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多功能型高时速无人靶机产品是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产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依托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及空域优势,阜新市谋划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园,实现低空经济错位发展。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能源等发展方向,积极抢占新赛道。拼抢进度,阜新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响打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这“两场战役”。我省首个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彰武县通过构建“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生态治理体系,推动生态修复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松辽流域首单小流域治理生态产品实现价值转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国有林场+国有公司+社会团体”合作模式发展林下产业、碳汇交易,实现生态、经济互利共进。聚焦结果导向“硬标尺”春到人间万物新。这些天,“快行动、勇争先”成为阜新市党员干部口中的“热词”。决胜之年,如何打出气势、拼出血性、战出硕果?阜新市委谋划部署“双十行动”,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等“十项攻坚”行动,煤矸石综合利用、韧性城市建设等“十项突破”行动为主要任务,通过点上突击、线上突围、面上突破,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近日,中共阜新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直奔主题、切中要害,将破解重点难题、挖掘重大增量作为干部干事衡量标准,确保有突破、见成果、出成绩,释放出激励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鲜明信号。强有力的“动员令”,按下了项目落地的“快进键”。2月28日,在京华通绿建科技(辽宁)有限公司厂房内,技术人员正争分夺秒地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力争实现在3月底开工运行。“在开发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个半月就完成了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订单不等人,等配套设施完工后,企业就能马上投入生产。”公司总经理冯长志信心十足。作为去年秋天才入驻彰武经济开发区的新“住户”,冯长志告诉记者,是阜新的招商诚意、贴心服务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企业前来投资建厂。招引一项,落地一项,见效一项,一个“实”字贯穿阜新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始终。通过实施招商引资七条新机制,构建市(县)区联动招商格局,优化调整招商小分队,提升招商队伍专业水平,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招商行动快、成果丰,项目成色足、新意浓,打出了阜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的气势和成效。以招商引资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助力决战决胜。阜新市紧盯结果导向推动改革见成效: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场景48个;创新实施“政策找企”,“阜吉享”正式上线运行,在全省率先实现四级网办模式;“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改革案例获首届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二等奖。在此基础上,阜新市开展了2025年度“厚道阜新·改革有你”惠企利民微改革事项公开征集活动,邀请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改革“提建议”、为发展“出题目”,推动将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清单及时转化为工作清单、成果清单,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股干劲儿拼到底。今天的阜新,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光里。记者:田甜张铭哲
    03/06
  • 135家!辽宁博物馆纪念馆“蓬勃生长”
    被确定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代表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每天观众络绎不绝。文博机构蓬勃生长,数量、质量显著提升。记者3月3日获悉,辽宁省文物局日前正式对外公布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单。数据显示,我省共有135家博物馆、纪念馆,涵盖多个主题类型,并覆盖全省。场馆主题类型丰富记者在名单中看到,全省135家博物馆、纪念馆包括历史文化、综合地志、革命纪念、艺术等多个题材类型。这些场馆立足不同主题,借助现代化的展陈方式与数字技术,共同绘就一幅文化多元、色彩绚烂、厚重悠远的辽宁地域历史画卷。我省博物馆、纪念馆不仅类型多样,而且大部分免费开放,它们与独具特色的文物有机融合,吸引观众走进场馆,让人们徜徉在历史长河之中,真切感受辽宁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我省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名单中,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均“榜上有名”。这些博物馆、纪念馆通过不同主题,串联起辽宁近代史上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生动诠释和呈现了辽宁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顽强精神和民族气节。文物活化利用手段多样除了类型多样外,全省注册登记备案的这些博物馆、纪念馆覆盖全省14个市。一些县城和城区也设有博物馆、纪念馆,这些场馆让特色文物“说话”,充分展示“小地域里的大文化”。北票市博物馆与尹湛纳希纪念馆合二为一,记者在场馆内看到,作为北票地域文化之一的“三燕文化”成为展览的主角,金光灿烂、熠熠生辉的金步摇以及精美绝伦的马匹配饰,生动展示了少数民族慕容鲜卑的文化特色。尹湛纳希是清末蒙古族文学家,有“蒙古族曹雪芹”之誉。他生在北票、长在北票,去世后又葬在北票。走进尹湛纳希纪念馆,这位文学巨匠颠沛流离的一生与伟大的文学成就以时间为轴,按序呈现,观众置身其中,可以详细了解尹湛纳希和蒙古族文化的来龙去脉。不久前,“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包括《洛神赋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秋窗读易图》《簪花仕女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瑞鹤图》等多幅辽博馆藏精品绘画作品,借助声光电及现代化数字技术手段“动”了起来,令人耳目一新。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告诉记者,辽博以馆藏书画作品艺术价值大、等级高而著称,但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这些馆藏精品并不能经常与观众见面。“唐宋风华——数字画境中的艺术世界”展的推出,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能引导观众在领略原作艺术精髓的同时,沉浸式体验画中人物、风景动起来后的艺术美感,加深对文物的理解。辽博“唐宋风华”展只是我省百余家博物馆、纪念馆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拉近文博机构与观众距离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我省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纷纷借助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或者巧妙的创意构思,在数字化展示、文创用品开发等方面下大气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包括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在内的多家文博机构,不断在文创产品设计、研发上推陈出新,围绕重点文物这一大IP,推出了一系列爆款文创,既活化了文物,也满足了观众“将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一边是活化利用文物,一边是我省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的不断走出去。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上,红山文化玉器出现在展览的重要位置,与多个史前文化共同勾勒出各大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此前在长沙博物馆举办的“谁谓情深画不成——清代孙温、孙允谟绘《红楼梦》画册展”上,来自我省旅顺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孙温和孙允谟所绘的《红楼梦》画册与观众见面。这套画册是目前所见唯一的清末民初大型彩绘连环画本《红楼梦》。不久前,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原创展览“清风万里瑰宝鎏光——沈阳故宫藏清宫文物精品展”刚刚结束,142件(套)珍贵文物亮相展览,它们与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基本陈列相呼应,呈现了清朝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形成了清晰的历史脉络,让广大观众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准确的了解。据悉,我省今后将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健康发展,不断向外界叫响辽宁文化。记者:朱忠鹤
    03/05
  • 大连相继推出三批活化利用项目引游人追捧 专家热议老建筑“活”起来的N种尝试
    被称为“闯关东第一站”的东关街历史建筑群通过活化升级焕发生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活化是最好的保护和利用。近日,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第三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项目,引发关注。如何让老建筑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使其可触可感?在尊重建筑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大连探索出了一条历史建筑的焕新之道,百年东关街等历史底蕴与烟火气息共存的热门打卡地纷纷涌现。本报记者对此进行走访,并邀专家学者探究让老建筑真正“活起来”的路径。变活:“老建筑变身新消费场景,历史就活了”“电车来了,快,帮我拍一张!”手举着大连201电车造型的马卡龙甜点,伴着咣当咣当的独特声响,广东游客晓慧面对镜头甜甜一笑。“东关街站,心愿达成!”她的“风情大连打卡清单”上又完成了一项。萌萌的电车马卡龙,是大连东关街上一家咖啡店的招牌。店内,电车元素无处不在,顶棚巧妙地模拟老电车的内部构造,每处细节都表达着设计师对往昔时光的致敬。始建于1905年、被视为“闯关东第一站”的东关街,是大连城市记忆的活化石。东关街近代建筑群于2023年6月被大连市文旅局列入首批文物建筑(含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计划,当时的计划就是拟打造年轻时尚结合特色餐饮文化的新消费场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而2024年9月焕新启幕的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便实现了这一构想,成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优秀样本。8.13公顷的街区里,留有13处不可移动文物和42栋历史建筑、132栋传统风貌建筑,是中式庭院与多国建筑风格有机融合的集大成之作。记者了解到,东关街三期将以艺术策展中心、高端配套等为主,随着修缮工作的推进,中原书局旧址、东庆泉酒馆旧址、东关理发社旧址、交通旅馆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也将陆续与公众见面。“变了,似乎又没变!”2月25日,在东关街熙攘的人群中,记者邂逅了76岁的于彩秋。“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我住过的地方,大伙都叫它‘幸福大院’!今天我就是特意回来看看的,想不到当年的住所成网红了。”“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让老建筑变身新消费场景,历史文化也就活起来了。”辽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回宝昆认为,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老建筑、老街区进行保护性留存,给市民游客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消费新体验,才使得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火爆出圈。用活:闲置建筑“再利用”赋能文旅融合“这栋楼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古典主义查理森风格,墙面砌有壁柱,窗洞有装饰构件……”“位置是真好,周边文化气息也浓。”2月25日下午,一场围绕一二九街风貌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洽谈会正在大连市文旅局进行,现场气氛热烈。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代表一边听取产权单位对建筑详情的介绍,一边认真地提问、记录。他们都是被不久前公布的大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项目吸引而来。为积极探索闲置文物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路径,从2023年起,大连市文旅局相继推出三批文物建筑、工业遗产、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项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太阳沟核心保护区内的旅顺实业学校旧址曾是新中国第一座革命军事博物馆,是大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项目之一,在“赋闲”数年光景后,它将重新“上岗”,作为旅顺留声机博物馆新址对外开放。正忙于展馆搬迁工作的馆长王心伟,对新馆充满期待。“这里很多物件正是和旅顺实业学校同一时期的,可以说跟这座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心伟说。前两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计划项目的顺利推进,使得人们同样看好新公布的第三批项目。在活化利用过程中,政府部门不仅注重建筑外观的保护,更关注其内部功能的重塑与提升,希望通过引入博物馆、陈列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以及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经营服务场所,赋能文旅融合。演活:打造和历史街区气质相符的沉浸式演出“一条街,大千世界万种风情;一壶酒,古往今来人间百态。”在东关街深处,一场演出盛宴正悄然酝酿。2月25日,记者实地探访《老酒馆》沉浸式环境互动戏剧的布景施工现场,一座院落式的剧场已焕然一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四周,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与即将上演的戏剧氛围相得益彰,让人瞬间穿越回“闯关东”的年代。以互动、沉浸为卖点的《老酒馆》驻场演出正在排练中,将通过场景还原、角色扮演、线索解谜等创新形式,构建一个可参与、可沉浸、可传承的演艺新场景。记者了解到,东关街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仍在升级,该街区将积极进行业态的丰富,“演活”正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这里有故事”的文化空间正在加紧筹备,此外还将积极探索打造非遗生态空间,重塑曲艺老码头,再现辽南“小天桥”。“辽宁可在吸收东关街历史街区改造经验和国内外优秀案例基础上,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积极推进老建筑的活化创新。”东北财经大学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韵江说。他建议,一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二是赋予功能再造,破解空置化难题,如老建筑改造成博物馆、特色民宿、文创工坊等,既保留其历史韵味,又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三是加强文化活动导入,举办各类文化展览、艺术创作、民俗表演等,让老建筑具有人气、充满活力;四是创新运营和治理机制,制定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社区参与、共享共建等多种模式,实现良性发展。“总之,我们要以保护为核心,通过创新的开发模式和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老建筑重焕生机,成为城市发展的独特名片。”韵江说。记者:吴丹王荣琦
    03/05
  • 辽宁省朝阳市:天鹅飞处春光美
    摄影:白铁军连日来,白天鹅活跃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成为北方都市春天里一道生态风景线。进入春天以来,白天鹅持续活跃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且种群数量陆续增多,据摄影人介绍,白天鹅种群数量最多时约为300只,也是白天鹅在城区大凌河栖息历年同期数量最多的一年,另外时间也超往年。朝阳市是东北地区白天鹅重要的迁徙地和栖息地,每年春秋冬三季都有数以万计的白天鹅种群如约飞回朝阳的大凌河沿岸,成为当地最美的风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拍摄欣赏。记者:王群
    03/04
  • 辽宁省朝阳市:铆足干劲“项”前冲 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一直以来,朝阳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招商形式,引进体量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进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是三年行动决胜之年。衡量决胜之战成效,最关键、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以战略眼光、系统思维谋划项目、推进项目建设,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当前,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目标、勇于争先,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向上争取,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目前,省里已编制了重点产业招商图谱,各地各部门依托丰富资源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产业招商图谱,进一步摸准企业需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既体现政策普惠,又要量身打造、贴心服务,推动新招商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尽早开工建设。全力以赴抓实项目建设。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走进项目施工现场、当好施工队长,在项目建设一线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及时打通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同时强化效率观念,紧扣关键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对大有荃吉康植物基健康谷等新建项目、凌钢焦炉煤气制LNG等续建项目,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确保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对计划在首季开工的项目再梳理、再明确,确保早开工、真开工,全面提高项目建设的开复工率。持之以恒抓紧谋划争取。今年,国家各部委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国家“两重”项目将重点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两新”政策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手机数码产品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上持续加力,在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领域设备更新上扩围提标,省内各类政策也陆续颁布实施,各地、各部门抢抓国省政策机遇,主动作为、勇于争先,切实找准项目承接的着力点、关键点,抓紧跑部进省,尽快把好政策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项目和实际成效。记者:刘勇
    03/04
  • 辽宁省本溪市小华山大桥附近发现毛脚鵟
    近半个月来,本溪市小华山大桥附近惊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脚鵟,吸引了山城众多摄影爱好者“扎堆”拍摄。毛脚鵟是隼形目鹰科鵟属的中型猛禽,冬季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耕地等开阔地带,主要以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和小型鸟类为食,是田间茬地的“灭鼠器”。毛脚鵟飞行时似大型鹞类,比普通鵟更常徘徊飞行,扇动翅膀的频率很低,更多采用滑行,甚至可以突然来一个“急刹车”,悬停在空中,还善于驾驭气流进行滑行。其缥缈身姿在本溪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下更显灵动可爱。记者:张世威林林
    03/03
  • 辽宁有一个只唱原创歌曲的童声合唱团
    两年前的早春,辽沈大地乍暖还寒,在招募了首批30名有声乐基础的孩子后,王多多(原名王康)正式成立了奶酪童声合唱团,以全公益的形式,开启了原创合唱歌曲的演绎之路。两年过去了,奶酪童声合唱团已经发行了30余首歌曲,其中包括为辽宁省公安厅刑侦局录制的公益宣传曲《反诈侠》、为辽宁省民心网12345热线录制的主题曲《热线热心头》,以及与沈阳市于洪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合作录制的《来客(qiě)了》等原创歌曲。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演唱原创类童声作品的合唱团少之又少。而原创,正是这支合唱团成立的初衷,创作团队认为,孩子们应该有专属于自己的歌曲,只有原创作品才能真正表达参与者的心声——用音乐的语言礼赞家乡,写出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和感受。两年里,奶酪童声合唱团已经发行了30多首原创歌曲。受访者供图执着:只唱原创的歌、自己的歌“2007年,我从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流行音乐专业毕业,从事着与音乐、群众文化相关的工作。我发现原创类童声合唱作品很少,一直想组建一支只演唱原创作品的童声合唱团。”2022年底,在积累了一些原创作品后,王多多将多年的想法“落地”。经过3个月的招募、公益培训、录制等前期准备,2023年3月26日,合唱团第一首原创歌曲《用心飞翔》正式发行。“用心飞翔,让梦想把握方向,将生命充满信念的能量,每滴汗水都晶莹闪光……”在这首歌中,孩子们用最纯美的歌声致敬在逆境中成长,歌曲青春且洋溢着生命的热情,一经上线就大受欢迎。两年里,奶酪童声合唱团已经发行了30余首原创歌曲。2025年,奶酪童声合唱团计划发行约20首歌曲,其中大部分作品创作已经完成。“我们希望制作出更多适合孩子们演唱的歌,这个合唱团未来也只会演唱原创作品,这是我们的执着和情怀。”王多多说。可贵:不追流行,适合孩子是最难得的奶酪童声合唱团成立两年以来,几乎保持每个月录制一首新歌的频率,为孩子们留下了童年的声音。“我希望孩子们有更多儿童歌曲可供选择,希望我们的音乐能被更多人听见、肯定、传唱。”王多多说。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期刊编辑部主任、《音乐生活》杂志执行主编崔健告诉记者,现在面向中小学群体创作的歌曲越来越少,导致很多成人流行歌曲在青少年、儿童之间传唱。然而,这些歌曲在曲调、歌词上往往为了流行而迎合潮流,起不到反映青少年精神面貌的作用。目前,辽宁省内为中小学生写歌的词曲作者屈指可数,从这点上来看,奶酪童声合唱团的存在非常可贵。“从合唱团已经发行的歌曲来看,旋律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表达了童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蓬勃向上的力量。这支合唱团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发行原创作品,更在于让孩子们有适合自己演唱的歌。”崔健认为,这些歌曲与去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歌曲《小花》表达了同样的内涵。记者采访了解到,因为歌曲适合传唱,奶酪童声合唱团成立短短两年来,已经有不少歌曲成功“出圈儿”,其中就包括“歌剧式”曲风的歌曲《反诈侠》。“手机的尽头,是谁在施展黑暗魔法。说甜蜜的谎话,说馅饼比天大,让你一夜发财的美梦,变成一夜荡产倾家……”反电信诈骗宣传推广曲《反诈侠》一经上线就大受好评。今年1月,制作团队将《反诈侠》无偿提供给辽宁省公安厅刑侦局使用,双方共同录制了MV。辽宁省公安厅刑侦局将这首歌曲确定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公益宣传曲,聘请奶酪童声合唱团成员担任宣传大使。心愿:用天籁童声,让世界听见家乡记者采访了解到,奶酪童声合唱团创作的很多歌曲,都是为辽宁“量身定做”的,制作团队在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帮助儿童在演唱中理解和传承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两年来,合唱团公益歌曲的“歌单”已有很多。2023年8月,为沈阳市静安村录制、拍摄村歌《沙琪玛》;2024年11月,在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深情创作歌曲《写义》;2025年1月,与沈阳市于洪区文旅局合作录制春节文旅歌曲《来客(qiě)了》……这些歌曲不但锻炼了孩子们演绎歌曲的能力,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奶酪童声合唱团也是一支隶属于沈阳市于洪区文化馆的合唱团,发行的很多歌曲都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感谢你温暖沈阳,捧起满城阳光,温暖着你的心房,在每次寒霜,都获得力量,感谢你真情沈阳……”在《满城阳光》中,孩子们唱出了对沈阳的热爱。“雪映书、萤作烛,求知若渴不觉苦;明义理、通今古,不负韶华塑风骨……”为于洪区“全民阅读”演唱的主题歌《捧卷春风沐》,唱出了浓厚的书香氛围,通过歌曲激发了阅读的力量,在学生之间广泛传唱。于洪区通过举办歌唱比赛、社区文艺演出等形式,将《捧卷春风沐》的歌声传进千家万户。对于歌曲主题的选择,王多多有自己的想法。“辽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为歌曲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希望通过音乐,宣传家乡,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文旅特色和资源。”他告诉记者,关于沈阳方城的歌曲《大大方方一座城》已经完成创作,即将进入录制阶段。目前,制作团队已经调研走访了省内很多历史建筑和文旅点位,如于洪区百年古桥永安桥等。他们将用音乐的语言,让这些文旅资源,成为人们口中传唱的优美旋律。记者:刘海搏
    03/03
  • 大连金普新区迎来2025年春季候鸟回归高峰
    近日,大连金州湾湿地迎来候鸟北迁首波高峰。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关键中转站,斑背大尾莺、翘鼻麻鸭等20余种候鸟在此集结。监测显示,今春候鸟抵达时间较往年提前5天,鸟群规模同比增长15%。滨海湿地生态廊道的连贯性提升,使这里成为候鸟“加油站”。目前,金州湾已观测到数千只水鸟,金州湾的鸻鹬类候鸟占全球种群1/3。据介绍,滨海湿地生态廊道的连贯性提升,使这里成为候鸟“加油站”。记者:朴峰
    02/28
  • 辽宁省凌海市持续夯实经济发展新支撑
    2025年,锦州凌海市聚焦增投资、扩消费,持续夯实经济发展新支撑,力争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抢抓政策机遇和窗口期,瞄准国家战略方向、政策取向、资金投向,深度谋划项目建设。围绕集中供热热网工程等专项债项目、给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等超长期国债项目、县域医共体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落实项目全时段跟踪、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在项目审批、用工用能、金融信贷等方面打造绿色通道,力促“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入库”实现常态化。积极推进亿元以上项目尽早开工,全力推动续建项目加快建设,确保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推动招商引资提质。盘活闲置资产招商,梳理银行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法院法拍资产、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积极推进闲置资产盘活等项目。聚焦产业链条招商,抓好钼系、电子新材料、碳基材料等产业链,推进海尔智家改性新材料等项目签约落地;依托光和密封、希尔达等龙头企业,推进鑫金恒达金属铸件等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发挥港口、风光、大有精细化工园区等要素配置优势,推动北京靳氏化学异噻唑啉酮等化工项目落地开工。挖掘资源优势招商,围绕大宗矿产和海域资源开发、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抓好玄武岩纤维、花岗岩石粉制造新型建材、中农海盛海参全产业链等项目。推动消费活力提升。依托盛隆商城、凌水购物广场等商圈,做活夜经济和商业街区。组织开展消费品促销活动,持续提振汽车、家电等居民消费。推进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商贸主体。深度挖掘和弘扬供销社文化资源,积极对接辽宁省供销社,开展农资销售、农技指导等服务项目。承办辽宁省首届海洋冰雪节,支持东方华地城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虎溪民俗文化村“文商旅”综合体项目。鼓励旅拍企业参加省级旅拍论坛和赛事,打造辽宁省旅拍行业领跑城市。记者:孙郑新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