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迎来候鸟迁徙季
时下,黑龙江省迎来候鸟迁徙季,各类候鸟陆续在各个栖息地聚集,即将南迁。 10月14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东方白鹳和野鸭(无人机照片/刘万平摄) 10月14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拍摄苍鹭和白鹭。(刘万平摄) 10月13日,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候鸟在湿地中觅食(无人机照片/孙海淇摄) 10月12日,候鸟在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聚集(无人机照片/盛景利摄) 10月9日,在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湿地中活动(无人机照片/韩阳摄)
10/15 - “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在京开展
10月14日,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以“数智赋能:平等、创新、共享、发展”为主题,运用AI、VR等技术手段,充分展现在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妇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10月14日,来自白俄罗斯的嘉宾在展览现场与侗族大歌表演者们交流。(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0月14日,来自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嘉宾在展览现场上与侗族大歌表演者们一起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0月14日,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嘉宾在展览上与侗族大歌表演者们一起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0月14日,参观者在展览上体验机器人制作咖啡。(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来自博茨瓦纳的嘉宾在展览上体验中国刺绣。(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来自坦桑尼亚的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数字科技赋能女性发展展台。(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一名观众在展览上拍摄AI互动显示屏。(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参与春蕾科技项目的学生李沁函、马星艳(右)在展览现场展示她们的科技作品“魔方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0/15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三十一号卫星
10月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记者/汪江波摄
10/14 - 世界中国学专家在沪感受中国式现代化
10月13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外嘉宾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感受上海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拍摄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馆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馆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豫园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浩明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浩明摄)
10/14 - 北京:金秋迎盛会
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杜子璇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杜子璇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颜麟蕴摄)
10/13 - 甘肃敦煌:大漠秋景
金秋时节,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景色如画,众多游客徜徉其中,感受大漠风情。 10月12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10月12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10月12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10/13 - “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沪开幕
10月9日,“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趣看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采用“双展区”布展模式,汇聚云冈文物、3D复原石窟、当代艺术作品,还包含VR交互体验和原创数字艺术展演等。展览将于10月10日起向公众开放,并展至2026年3月26日。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北魏王朝开凿的大型石窟群。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0月9日,参观者在趣看美术馆参观云冈文物。(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10月9日,参观者在趣看美术馆观展。(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10月9日在特展现场拍摄的云冈文物。(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10月9日,在位于今潮8弄的户外展区,参观者游览云冈第12窟“音乐窟”的1:1复制洞窟。(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10月9日,在位于今潮8弄的户外展区,参观者在复制洞窟内留影。(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10月9日,参观者在特展现场进行VR交互体验。(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10/11 - 百年光影 对话故宫今昔
20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百岁生日。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一百年来,从萌芽诞生到曲折成长、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从探寻求索到锐意创新的发展历程,故宫徐徐铺陈一幅“换了人间”的百年画卷。 百年光影流转,变的是岁月风貌,不变的是文明传承的力量。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午门及西雁翅楼(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午门及西雁翅楼(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角楼(故宫博物院供图);右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角楼(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1933年2月拍摄的太和门广场第一批文物南迁时的情景(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太和门广场(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太和殿(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太和殿(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太和殿(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太和殿(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中和殿(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中和殿(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保和殿(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保和殿(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乾清宫(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乾清宫(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交泰殿(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交泰殿(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20世纪初拍摄的御花园千秋亭(故宫博物院供图);右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御花园千秋亭(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钦安殿(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钦安殿(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储秀宫(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储秀宫(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储秀宫内景(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储秀宫内景(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天一门(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天一门(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前期拍摄的神武门(故宫博物院供图);下图为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神武门(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太和殿。 2025年10月10日拍摄的西雁翅楼。
10/11 - “China Travel”持续火热 重庆迎来入境游热潮
近年来,不断优化的入境政策为境外游客赴华提供了更多便利,“来华旅游攻略”“赴华购物清单”等成为国外社交媒体热门搜索关键词,“ChinaTravel”的热度延续至今。 山城重庆凭借其独特的城市景观和风土人情,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前来品尝美食、打卡景点、体验文化。 外国游客在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品尝重庆美食、欣赏夜景。(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10月1日,俄罗斯游客在重庆市渝中区参观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10月1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入境旅客排队等候查验信息。(曾言延摄) 10月1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入境旅客填写入境卡。(曾言延摄) 10月1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警帮助韩国旅客填写入境信息。(曾言延摄) 10月3日,加拿大游客克里斯提安(左)和家人在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游玩。(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10月3日,一名塞尔维亚游客在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观景平台游玩。(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10月3日,一名哈萨克斯坦游客在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拍照。(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10/10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10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0月8日,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合影留念。(袁福洪摄) 10月7日,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卫坡村的魏坡新序项目休闲游玩。(黄政伟摄) 10月7日,游客在河南省孟州市赵和镇游玩(无人机照片/白水平摄) 10月8日,游客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海滨游玩。(蒙钟德摄) 10月1日,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游览(无人机照片/刘建华摄) 10月5日,游客在浙江省浦江县东街欣赏板凳龙巡游(无人机照片/张辉摄) 10月1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10月5日,游客在重庆奉节三峡之巅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10月3日,人们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屈原祠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10月7日晚,游客在武汉黄鹤楼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10/10